“小雨润如酥,春色近却无。待得疫情散,重走来时路。”
这是2月29日晚上十时许,宁波市就业管理中心财务科科长俞安能在朋友圈写下的一首小诗,他是宁波人社部门“赴外招”工作组之一的“贵州毕节”小组的成员。小诗下面配有9张照片,说明了诗背后的故事:从贵阳东站到毕节站,步履不歇;一碗外卖拉面加一颗荷包蛋,成为他到达异地的第一顿晚饭;成功签订《人力资源和劳务协作合作协议书》,是实地洽谈的第一个成果;协议书签订的当天下午,4辆纳雍—奉化返岗员工专用大巴载着80名返岗员工,已经沿着高速奔驰返甬……
风餐贵州东,夜宿毕节行。2月26日,“贵州毕节”小组漏夜出发赶至贵阳,随后马不停蹄直奔毕节,27日中午,成功与毕节就业部门对接,下午五时,首批4辆大巴成功发车。俞安能科长说,每一个赴外招工的工作人员看似隐没在人群中,但他感到无限光荣,因为有人这样告诉他:“复工复产复经济,前线战士才无后顾之忧,你们是隐形战线上的逆行者!”抗疫不分你我,每一个人都是抗疫主力军。
助企复工是挑战,是服务,更是奋斗的过程
助企复工工作,是一开年,人社部门便面临的“高考”,每一个人社人都责无旁贷,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无数难点,面临无数挑战,可以说,身体和心理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在这场“战疫”的另一战场——帮助企业尽早复工复产的工作中,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名逃兵,大家拧成一股绳,我们都在不断加油。
如果说人社部门是助企复工工作的排头兵,那么市就业中心企业服务科科长毛炯,就是这排头兵中的排头兵,艰难重急的任务,常常由他和他的科员们,带头承担。
2月15日,中心接到北仑区的宁波久翔物流有限公司紧急求助,工作人员称,企业属于物流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有13位集卡司机因封村等原因无法回到公司,严重影响公司业务流转,希望市人社部门能够帮助进行对接,让这批员工及时返岗。上午10时许,市就业中心企业服务科科长毛炯第一时间联系了经理唐建国,一方面详细向企业了解情况,指导企业将这批员工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和来源地制作成表单进行汇总。另一方面,在市就业中心的“十省百市千县就业服务专员”工作群发布通知,要求服务专员做好准备,及时同各自负责区域的人社部门进行对接。拿到资料后,就业服务专员迅速行动,到17点25分,已帮助所有上报的外地滞留员工得到当地政府的返工支持,其中1名工作人员已经顺利出发。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2月21日,公司求助急需一线操作工900人,毛科长一方面帮助企业发布线上招工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市县联动,组织余姚就业部门向各劳务输出地发送紧急招工信息,定向邀请由劳动力资源的人力资源公司与大叶园林接洽,做好资源对接。多头并进,截止2月29日,帮助企业超额完成1100余人的招聘任务,解其燃眉之急。
工作并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然而这段特殊时期,工作几乎真的成了毛炯的全部。他奋斗在助企复工的一线,他的妻子——望春街道的一名社区工作者,也始终坚持在服务居民的一线,家中的孩子,便只能托给年迈的父母照顾。白天忙得脚不点地的他,得到了家人最大的支持,母亲在帮助做好所有家事的同时,发来微信安慰他:“我们这辈都算好,只是关在家里,年纪大了一天到晚是不怎么走的。年轻人要上班,从早到下班一天这么长时间带着口罩,难受,气也透不过来,看看他们平安回家是高兴又看看他们拿下口罩透气了,想想也伤心……所以我们老一辈要做好力所能及的后方工作。”朴素话语中,有心疼,有体谅,还有支持,我想,这么多人社人扑向工作的最大能量,就像他一样,是来自家庭的支持和理解。
两地攀亲结缘,缔结友好,你是推动浙豫联系的第一人
说起这个“推动浙豫联系的第一人”的夸赞,市就业中心工作人员谢巧红连声说着不敢当。但名副其实,谢巧红在各项工作中都是如此,“能跑的,绝不用走的”,在后续实施“十省百市千县”专项行动中,作为就业服务专员的她,是第一个收集齐包片省份所有区县(市)就业条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的。
来自河南人社部门“第一”的评价,真实反映了自全市企业推动复工复产以来,市人社部门推进助企各项工作的反应速度。
2月10日起,越来越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逐步有序全面复工复产。市就业部门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用工保障工作。根据市人社局相关工作要求,及时成立企业复工用工就业专班,下设综合保障组、用工监测组和企业服务组三个工作组,统筹做好形势分析研判、协调部署推进、优化服务保障三方面内容。
用工监测组先后开展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用工监测、规上工业企业用工监测、开复工企业用工监测等20余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手段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时刻掌握企业开复工情况和用工需求。根据就业登记信息系统数据,对我市210余万已登记外来劳动力进行来源地分析,形成《我市劳动力来源分布热力图》。企业、政府部门可通过热力图掌握我市劳动力来源分布,针对性做好员工招聘、返岗等相关事宜。
2月14日,2项制度正式建立。一是建立“市县联动工作小组”制度,成立15个具体工作小组,负责对口联系全市15个区县(市)、功能园区,市县联动共同做好疫情期间企业用工监测及服务工作。二是“十省百市千县就业服务专员制度”,由就业20位在编同志组成十组服务专员小组,每组2人对应一个我市劳务集中输出省份的十个城市、一百个县(市、区)。与劳务输出地建立日常联系,针对性做好政策宣传、企业开复工信息传递、用工需求发布、员工返岗协调等工作。
2月18日、19日,我市首批4列返岗专列抵达宁波,这也是我市首次开设专列集中组织人员返甬返岗。每一趟专列的发车,从组织企业报名,到核对人员情况,再到最终出票,这些工作几乎都是在一夜之间完成。截止19日晚,近3000名员工全部被各地人社部门和企业“认领”完毕,预备返岗。为了保证将所有乘坐专列的员工安全有序带回宁波,专列还配备了人社部门员工、医生等工作人员随车保障。市就业中心副书记赵鸣、创业指导科科长龚高峰,还有其它数个科室的工作人员伊群、李周志、丁梁等,都纷纷报名加入跟车保障的队伍,提前赶到安徽阜阳、河南周口等发车地,协调卫生、公安等部门提供必要帮助,使得4趟 专列均按计划准时发车。在路途中,还有不少返岗人员受到感染,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帮助做好全车人员“甬行码”、“健康码”的扫码工作。
2月21日,市就业中心工作人员首次赴外,与江西省上饶市与当地就业部门开展劳务协作对接活动,成功签订《人力资源和劳务协作合作协议书》。随后,全市70余支“赴外招”工作组密集出发,奔赴安徽、贵州、四川等疫情风险较低的劳务输出地开展实地对接,截止2月28日,已全部签订《人力资源和劳务协作合作协议书》,多批次返岗大巴驰往宁波。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3月1日上午10点,我市已组织包车3267辆次、专列27列次、包机9架次,安全有序接回安徽、河南、贵州等地务工人员9.55万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