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妙手裁新绿 90后女孩手作草木盆景寄情传统文化

2016-11-02 14:53 来源:云涌创业媒体

岩云山人亲手布置的阁楼

  阁楼中间有张几案,案面由木质旧门板改造而成,案腿由数十块青砖垒就,案上放着茶具、香具和多件流木盆景,她端坐于案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着的汉服上,她唤自己岩云山人。

  瞻岐镇南一村三面环山,空气清新,风景宜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仿佛身心都能得到净化。有一位90后姑娘,就在毕业后放弃居留大都市,选择回到老家瞻岐,过起了与山相伴,烹茶弹琴,侍弄花草闲云野鹤般的日子。

  “我喜欢山,又住在山边,因此自称岩云山人。我经常会去爬山,在山中,能感受到草木旺盛的生命力和大自然勃勃的生机,就算是那些枯败的木头,也会在躯壳中长出新的植物。”她将那些在水中久泡、腐败部分已被冲刷、形成奇特造型的沉木带出山来,洗刷干净,然后构思、造景,阁楼中浸染了山的气息。

由青砖与旧门板铺就的案几

  岩云山人所说的阁楼,指的是她现居的小屋的顶层,目前已经作为她的工作室和日常休憩之所。她告诉笔者,除了房梁,阁楼内的一切都是由她亲手布置的。她将一张旧门板改成案面,用青砖堆叠架高,桌上除了茶具、香具外,还放了七八个盆景。她还别出心裁地从房梁悬下几个竹编小盘,将盆景纳入其中,错落有致的绿意将空间缀饰得极富层次感。

  “这些盆景的材料都是取之于山,比如这块作为基质的流木,是我从山林中带出。再像这些狼尾蕨、苔藓和菖蒲,也是山上土生土长的。”谈起构建这些盆景,岩云山人如数家珍,“我进山时,寻找奇形怪状的木头和石头。大山就像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藏,只是这些宝藏散落各处,等待有缘人发掘。发现一些形状稀奇的木头或者石头,然后就开始构思如何创作盆景,尽可能不留匠气,保留自然之气。”

岩云山人的流木盆景作品

  通常整个流程会花费数个小时,“需要构思一些时间,要尽量不改变材料本身的风貌,又要强化个性,展现美感。而真正开始动手操作,要铺好盆景的苔藓往往最费时。”经过岩云山人的素心妙手,将山石、枯木、野草之美有机融合在一起,造就了或古拙或清奇或雅幽的盆景。

  “我大学读的是室内设计专业,虽然学的是西方的那一套理论,但是对我创作盆景的灵感和构思方面还是有很多帮助。”忆及大学时光,这位90后姑娘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时,我接触到了佛学,接触到了中医、茶道等传统文化,我开始阅读四书五经,开始学着审视内心,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在大学毕业后,岩云山人回到了老家,在大山边开始了半隐居的生活。

  “我一般早上3点半起床,4点开始做早课到7点,有时候白天去山里找素材,有时间就在家里研究传统文化,看相关的书籍,闲了就喝喝茶,兴致来了就抚抚琴,有时也会上网,不过看的也是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岩云山人的流木盆景作品

  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髓,在浩如烟海的古人智慧面前,岩云山人孜孜不倦地汲取着能量,修持着自身。“古代文人雅客,很多都喜欢在书案上摆一两盆盆景,托物言志,以景抒怀。”盆景就像是内心的写照,岩云山人创作的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宛若天成。

  “创作盆景也好,体悟践行传统文化也好,首先,要让内心静下来。”在同龄人为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奔忙不已,日渐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时,岩云山人却在日日不辍的潜心研习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目前,岩云山人经营着一家名为“望道景庐”的淘宝店,并开通了同名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她想要通过亲手所制的盆景这一媒介,向更多奔波在都市的人传递自然的意趣。未来,她还希望能有机会举办展览,把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之美更直观地展现给大家。同时,等将来时机成熟,她也想开办国学义学,让更多的孩子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文/姚琳  图/陈慧慧)

责任编辑:姚琳

分享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1]0053-008号

浙ICP备1104008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