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十强】专访之九:高科技“热驱动” 威晟驶进新能源汽车“蓝海”

2018-05-10 09:33 来源:甬股交

  如果说一家公司才成立一年多,就能销售直破5000万,而且接下来的销售还将几何式增长,你不要吃惊,虽然是在回报周期极长的汽配领域,但高科技依然会创造“神话”,宁波威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就做到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威晟凭借的是高科技,瞄准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域,二者叠加,做出了幂运算。

  站在国际高端,开始创业征程

  时光拉回到2016年,戴宏鸣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创办威隼(后改名威晟)汽车科技公司。在此之前,他任职于一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负责产品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兼任市场销售。

  任职于跨国公司高层职位,有机会参与各类国际性的车辆及新能源前沿技术交流会议,使戴宏鸣受益良多,感受也颇深。他逐步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机会就在眼前。

  的确,那个时候,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开始“萌动”,在国内,2008年是“新能源汽车元年”,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戴宏鸣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创业时机和领域,既有国家产业支持,又有上千亿的庞大的市场……天时、地利,都有了,就差自已这儿的人的因素了。

  下定决心创办属于自己的高科技企业,戴宏鸣知道这个行业必须技术先行。作为国家高级工程师,戴宏鸣一直研究的方向是车辆热管理系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他主持开发的“中心透孔硅油离合器”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曾成功开发出我国第一台“商用电子硅油离合器”,为我国商用车该技术领域第一人,该技术可为商用卡车节约油耗约2%左右,历经5年的技术推广,使电子硅油离合技术产品成功安装到东风,一汽,中国重汽,陕汽,潍柴等国内主流整车厂,并出口至韩国现代、日本UD卡车、欧洲Volvo等国际厂商。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需要新的技术,于是,戴宏鸣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又是埋头搞技术创新,若干技术问题相继攻破……人和,终于有了。

  当好“热管家”技术服务来说话

  万事俱备,东风自来。2016年6月29日,威晟注册成立,但还未进入运营,直到2017年,当厂房、设施装修等全部完成,威晟开始运行。直到目前,威晟的员工总共只有30人,主要是技术团队。

  “对于一辆新能源汽车来说,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等这些主要部件的热管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整体性能及能耗,这不是哪一个零件的问题,有可能就是零件和零件之间的关联问题,也有可能是软件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整个系统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做单一零件的企业不少,他们能解决的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威晟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做整个热系统管理。”戴宏鸣说。

  因为这样的定位,为动力系统的高效节能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就一直是威晟孜孜以求的。“系统过热过冷,有时候可能车辆仍旧能使用,但是耗能大,关键会影响车辆使用寿命。”戴宏鸣和他的团队,从整个系统的管理着手,集产品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为一体,专注于为新能源与传统汽车做好热管理,做好热管理,就意味着这辆车及其动力系统性能稳定,低耗能,寿命长……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其实很多国外企业同样在做,但戴宏鸣坚信,相比传统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国内比国外落后有限,甚至在很多地方已经超过国外同行。有一次,威晟的一家客户将威晟的产品与国际最领先的公司的产品同时检测,结果在振动、噪音方面,威晟完胜。也就是那次检测,这家客户认定了威晟。

  “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很多方面是完全领先那些国外大公司的,在服务方面,外企普遍反应周期长,而威晟给客户的服务是迅捷专业,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戴宏鸣说,在这样的优势下,我们和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产品的性价比更高。威晟不靠价格战来拿市场,靠技术和服务!

  靠着这样的自信和优势,威晟走访一家又一家客户,然后拿下一笔又一笔订单,让威晟人骄傲的是,吉利、上汽、威马、东风……这些国内赫赫有名的大汽车公司,全向威晟伸出了橄榄枝。“我们不做边缘客户,我们过硬的技术和服务就是能拿下大公司的订单的,我们做的是主流市场。”戴宏鸣说。

  行业内的“总冠军”投资价值醒目

  在威晟现在的车间里,两条生产线是核心。这两条线满负荷运转可以有5亿元的产值,由于才开始,目前生产线还够用,但根据手里与客户所签的协议等预算,威晟很快又要添新的生产线了。的确,庞大的市场正等着威晟去驰骋。

  一开始,威晟靠自有资金起步,但随着产能不断扩大,技术不断精进,威晟的融资需求也会随之而来。“我们很快会换新的地方,因为新的生产线进来后,仓储以及进出货物会拥挤,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目光放远,找到合适发展的场地。”戴宏鸣说。虽然还不到一年,但是企业飞速的发展,让他不得不考虑新的场地了。毕竟,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混动车辆、电动大巴、电动商用车等市场太大了,前景也太美了。

  在去年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宁波赛区陆续推荐14家企业参加行业赛的比拼,威晟夺得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的桂冠,这项大赛是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双创品牌赛事。威晟夺得行业内的总冠军,其投资价值早已得到业内的认可。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拥有技术实力的威晟,就是一棵栋梁,早晚会成繁茂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陈慧慧

分享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1]0053-008号

浙ICP备1104008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677号

【寻找十强】专访之九:高科技“热驱动” 威晟驶进新能源汽车“蓝海”

甬股交 责任编辑:陈慧慧 2018/05/10

  如果说一家公司才成立一年多,就能销售直破5000万,而且接下来的销售还将几何式增长,你不要吃惊,虽然是在回报周期极长的汽配领域,但高科技依然会创造“神话”,宁波威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就做到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威晟凭借的是高科技,瞄准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域,二者叠加,做出了幂运算。

  站在国际高端,开始创业征程

  时光拉回到2016年,戴宏鸣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创办威隼(后改名威晟)汽车科技公司。在此之前,他任职于一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负责产品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兼任市场销售。

  任职于跨国公司高层职位,有机会参与各类国际性的车辆及新能源前沿技术交流会议,使戴宏鸣受益良多,感受也颇深。他逐步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机会就在眼前。

  的确,那个时候,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开始“萌动”,在国内,2008年是“新能源汽车元年”,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戴宏鸣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创业时机和领域,既有国家产业支持,又有上千亿的庞大的市场……天时、地利,都有了,就差自已这儿的人的因素了。

  下定决心创办属于自己的高科技企业,戴宏鸣知道这个行业必须技术先行。作为国家高级工程师,戴宏鸣一直研究的方向是车辆热管理系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他主持开发的“中心透孔硅油离合器”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曾成功开发出我国第一台“商用电子硅油离合器”,为我国商用车该技术领域第一人,该技术可为商用卡车节约油耗约2%左右,历经5年的技术推广,使电子硅油离合技术产品成功安装到东风,一汽,中国重汽,陕汽,潍柴等国内主流整车厂,并出口至韩国现代、日本UD卡车、欧洲Volvo等国际厂商。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需要新的技术,于是,戴宏鸣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又是埋头搞技术创新,若干技术问题相继攻破……人和,终于有了。

  当好“热管家”技术服务来说话

  万事俱备,东风自来。2016年6月29日,威晟注册成立,但还未进入运营,直到2017年,当厂房、设施装修等全部完成,威晟开始运行。直到目前,威晟的员工总共只有30人,主要是技术团队。

  “对于一辆新能源汽车来说,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等这些主要部件的热管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整体性能及能耗,这不是哪一个零件的问题,有可能就是零件和零件之间的关联问题,也有可能是软件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整个系统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做单一零件的企业不少,他们能解决的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威晟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做整个热系统管理。”戴宏鸣说。

  因为这样的定位,为动力系统的高效节能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就一直是威晟孜孜以求的。“系统过热过冷,有时候可能车辆仍旧能使用,但是耗能大,关键会影响车辆使用寿命。”戴宏鸣和他的团队,从整个系统的管理着手,集产品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为一体,专注于为新能源与传统汽车做好热管理,做好热管理,就意味着这辆车及其动力系统性能稳定,低耗能,寿命长……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其实很多国外企业同样在做,但戴宏鸣坚信,相比传统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国内比国外落后有限,甚至在很多地方已经超过国外同行。有一次,威晟的一家客户将威晟的产品与国际最领先的公司的产品同时检测,结果在振动、噪音方面,威晟完胜。也就是那次检测,这家客户认定了威晟。

  “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很多方面是完全领先那些国外大公司的,在服务方面,外企普遍反应周期长,而威晟给客户的服务是迅捷专业,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戴宏鸣说,在这样的优势下,我们和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产品的性价比更高。威晟不靠价格战来拿市场,靠技术和服务!

  靠着这样的自信和优势,威晟走访一家又一家客户,然后拿下一笔又一笔订单,让威晟人骄傲的是,吉利、上汽、威马、东风……这些国内赫赫有名的大汽车公司,全向威晟伸出了橄榄枝。“我们不做边缘客户,我们过硬的技术和服务就是能拿下大公司的订单的,我们做的是主流市场。”戴宏鸣说。

  行业内的“总冠军”投资价值醒目

  在威晟现在的车间里,两条生产线是核心。这两条线满负荷运转可以有5亿元的产值,由于才开始,目前生产线还够用,但根据手里与客户所签的协议等预算,威晟很快又要添新的生产线了。的确,庞大的市场正等着威晟去驰骋。

  一开始,威晟靠自有资金起步,但随着产能不断扩大,技术不断精进,威晟的融资需求也会随之而来。“我们很快会换新的地方,因为新的生产线进来后,仓储以及进出货物会拥挤,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目光放远,找到合适发展的场地。”戴宏鸣说。虽然还不到一年,但是企业飞速的发展,让他不得不考虑新的场地了。毕竟,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混动车辆、电动大巴、电动商用车等市场太大了,前景也太美了。

  在去年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宁波赛区陆续推荐14家企业参加行业赛的比拼,威晟夺得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的桂冠,这项大赛是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双创品牌赛事。威晟夺得行业内的总冠军,其投资价值早已得到业内的认可。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拥有技术实力的威晟,就是一棵栋梁,早晚会成繁茂参天大树!

  可爱的创业者,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项目希望被云涌报道,请狠戳【这里】

云涌手机微页面

宣传合作请戳

园区宣传套餐 | 企业宣传套餐

云涌 创新创业媒体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