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家大院大所密集落户,宁波在下一盘“大棋”

2020-05-18 10:29 来源:东南财金

  近日,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正在马不停蹄地推进建设中。这意味着,宁波即将拥有它的第6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西北工大宁波研究院、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

  近2年来,一所所高校、一个个科研院所的落户,让宁波成为一块异军突起的创新高地、一片天下英才竞相涌入的创新热土。而这一系列大手笔背后是宁波的大格局——赋能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并辐射服务全省相关产业发展,有力支撑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

  01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作为新一线城市,人才底子先天薄弱的宁波要占得先机并非易事,以研究院的名义招揽各方人才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今年3月,产世宁入职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刚满一年。回忆起一年前来面试,刚下了车,耳边响起一阵熟悉的螺旋桨转动声,他抬头一看,一架直升机径直划过,又缓缓降落在一座高楼后面,“第一次来宁波,感觉就不错!”

  产世宁对天空有着近乎执着的感情,本科到读博都在北航学习飞行器相关专业,博士毕业之后,又到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做博士后科研。

  产世宁是带着关键技术来的。他现在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新型技术,克服传统动力技术燃烧条件不足、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未来,这一技术将在航空动力、清洁能源领域“大展拳脚”,为能源电力、航空动力、汽车动力技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而宁波,万亿级的汽车产业又恰恰是第一大产业。

  两年前,美国的杨教授带着项目来到宁波,经过5天4次飞行谈判,他决定把降温薄膜放在宁波产业化。这项全球顶尖的技术,让杨教授和他的团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邀请的对象。

  选择宁波,用团队成员王明辉的话来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希望。王明辉坦言,之前在其他城市考察的时候,厂房用地一直是“卡脖子”的问题,他们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能够满足一年150万平方米降温薄膜的生产。

  目前,降温薄膜已经应用到了新加坡樟宜机场廊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廊桥、东京羽田国际机场连廊、广西红酒库等大型工程项目20多个。其中,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廊桥应用效果显著,节能经清华大学第三方权威认证;广西红酒库应用后,节省大型空调机组建设投入,室内温度环境显著降低。降温头盔、遮阳卷帘、车衣等产品也已打入了消费市场。

  与王明辉一起落户宁波的还有院士、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全市68家研究院已聚集各类人才超过3万名,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拥有院士、杰出青年等高端人才276名,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12项;拥有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超过3600件。

  而“最强大脑”的汇聚也引发了显著的虹吸效应。截至去年9月,宁波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连续18个月位居全国首位,远超国内的其他制造业大市;2019年,宁波新引进大学生13.7万人,同比增长65.2%。

  以人才为核心,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汇集,无疑正在把宁波制造业的长板拉得更长。

  到了宁波之后,奉化却早早就为降温薄膜项目物色了过渡厂房,还组建专门团队为项目审批“上门服务”。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第一条生产线就成功试运行,并完成首批产品下线。目前,二期厂房正在施工中,预计今年6月份完工建成,产能将达到600到800万平方米,将具备完整的降温薄膜生产工序。同时,三期的降温新材料生产线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这样的速度是王明辉在其他城市“想都不敢想的”。

  02

  没有大规模高质量的人才作支撑,一个城市很难改变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格局中的跟跑地位。

  去年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家宁波企业的高光时刻。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的主导者,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布会,展示移动版工业操作系统supLink。

  同年,蓝卓等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项目。这是工信部当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公开招标的40个项目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与5G直接相关的项目。

  很难相信,这是一家成立才一年半的企业交出来的“答卷”。如今,蓝卓的估值已达13亿元。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规划执行部部长林奕专说,持续孵化一批像蓝卓一样,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科技公司正是他们的目标。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可以说是宁波比较“老牌”的研究院了,其孵化的企业创造了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多项“第一”的好成绩——“琻捷电子”成功研发了第一片国产车规级胎压检测传感器芯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察微病理”研发了第一款国产全自动病理染色封片一体机,打破国外设备垄断;“柔创纳米”投产了第一条国产干法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北航在宁波设立了高端工模具中心、航空发动机中心、先进飞行器中心、高精尖中心、精密仪器与磁悬浮中心、先进机载机电和飞控中心6个创新研究中心,每一个研究中心都与宁波的制造业家底和“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脱不开关系。

  虽然西工大宁波研究院落地才半年时间,但依然有10个产业化项目陆续注册了公司,包括OLED材料及传感器件、特种柔性阻隔膜、柔性电子浆料、船舶航行发电变革技术等。

  多类型、市场化的研究院体制机制正有效激发宁波“造血”的活力。

  03

  4月3日,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向宁波上市公司和高技术企业发出一封特别的招聘启事。

  “我们和兵科院宁波分院、均胜电子、激智科技、长阳科技、永新光学、卢米蓝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招收的15名工程博士可以带着他们原先在企业中操作的课题来我们研究院上课、做科研、做转化。目前来看,报名非常火爆。”西工大宁波研究院院长盛其杰认为,这将有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研发实力。

  去年,国际供应链专家、曾在国际知名工业自动化企业工作多年的熊博士在加盟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时候,曾发出过一句感叹:“每次与宁波‘老板’接触,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言语中那种强烈的转型升级渴望。这是我决定回国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下,越来越多宁波企业已意识到,机器换人、智能化、建智能工厂是未来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疫情期间,宁波426家“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4成企业表示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步伐。

  也正因此,宁波科技局牵头成立了“爱心科技人”志愿者平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智研院等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高等院校及8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企业主动加入,提供专家志愿者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复工企业免费提供科技支撑、应急服务。

  一个个高端产业研究平台,正在成为宁波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硬核力量在此聚集,正为人才强市,为创新宁波,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支撑。

  文字:王心怡 王虎羽

责任编辑:陈慧慧

分享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1]0053-008号

浙ICP备1104008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677号

68家大院大所密集落户,宁波在下一盘“大棋”

东南财金 责任编辑:陈慧慧 2020/05/18

  近日,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正在马不停蹄地推进建设中。这意味着,宁波即将拥有它的第6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西北工大宁波研究院、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

  近2年来,一所所高校、一个个科研院所的落户,让宁波成为一块异军突起的创新高地、一片天下英才竞相涌入的创新热土。而这一系列大手笔背后是宁波的大格局——赋能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并辐射服务全省相关产业发展,有力支撑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

  01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作为新一线城市,人才底子先天薄弱的宁波要占得先机并非易事,以研究院的名义招揽各方人才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今年3月,产世宁入职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刚满一年。回忆起一年前来面试,刚下了车,耳边响起一阵熟悉的螺旋桨转动声,他抬头一看,一架直升机径直划过,又缓缓降落在一座高楼后面,“第一次来宁波,感觉就不错!”

  产世宁对天空有着近乎执着的感情,本科到读博都在北航学习飞行器相关专业,博士毕业之后,又到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做博士后科研。

  产世宁是带着关键技术来的。他现在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新型技术,克服传统动力技术燃烧条件不足、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未来,这一技术将在航空动力、清洁能源领域“大展拳脚”,为能源电力、航空动力、汽车动力技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而宁波,万亿级的汽车产业又恰恰是第一大产业。

  两年前,美国的杨教授带着项目来到宁波,经过5天4次飞行谈判,他决定把降温薄膜放在宁波产业化。这项全球顶尖的技术,让杨教授和他的团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邀请的对象。

  选择宁波,用团队成员王明辉的话来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希望。王明辉坦言,之前在其他城市考察的时候,厂房用地一直是“卡脖子”的问题,他们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能够满足一年150万平方米降温薄膜的生产。

  目前,降温薄膜已经应用到了新加坡樟宜机场廊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廊桥、东京羽田国际机场连廊、广西红酒库等大型工程项目20多个。其中,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廊桥应用效果显著,节能经清华大学第三方权威认证;广西红酒库应用后,节省大型空调机组建设投入,室内温度环境显著降低。降温头盔、遮阳卷帘、车衣等产品也已打入了消费市场。

  与王明辉一起落户宁波的还有院士、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全市68家研究院已聚集各类人才超过3万名,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拥有院士、杰出青年等高端人才276名,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12项;拥有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超过3600件。

  而“最强大脑”的汇聚也引发了显著的虹吸效应。截至去年9月,宁波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连续18个月位居全国首位,远超国内的其他制造业大市;2019年,宁波新引进大学生13.7万人,同比增长65.2%。

  以人才为核心,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汇集,无疑正在把宁波制造业的长板拉得更长。

  到了宁波之后,奉化却早早就为降温薄膜项目物色了过渡厂房,还组建专门团队为项目审批“上门服务”。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第一条生产线就成功试运行,并完成首批产品下线。目前,二期厂房正在施工中,预计今年6月份完工建成,产能将达到600到800万平方米,将具备完整的降温薄膜生产工序。同时,三期的降温新材料生产线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这样的速度是王明辉在其他城市“想都不敢想的”。

  02

  没有大规模高质量的人才作支撑,一个城市很难改变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格局中的跟跑地位。

  去年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家宁波企业的高光时刻。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的主导者,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布会,展示移动版工业操作系统supLink。

  同年,蓝卓等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项目。这是工信部当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公开招标的40个项目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与5G直接相关的项目。

  很难相信,这是一家成立才一年半的企业交出来的“答卷”。如今,蓝卓的估值已达13亿元。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规划执行部部长林奕专说,持续孵化一批像蓝卓一样,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科技公司正是他们的目标。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可以说是宁波比较“老牌”的研究院了,其孵化的企业创造了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多项“第一”的好成绩——“琻捷电子”成功研发了第一片国产车规级胎压检测传感器芯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察微病理”研发了第一款国产全自动病理染色封片一体机,打破国外设备垄断;“柔创纳米”投产了第一条国产干法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北航在宁波设立了高端工模具中心、航空发动机中心、先进飞行器中心、高精尖中心、精密仪器与磁悬浮中心、先进机载机电和飞控中心6个创新研究中心,每一个研究中心都与宁波的制造业家底和“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脱不开关系。

  虽然西工大宁波研究院落地才半年时间,但依然有10个产业化项目陆续注册了公司,包括OLED材料及传感器件、特种柔性阻隔膜、柔性电子浆料、船舶航行发电变革技术等。

  多类型、市场化的研究院体制机制正有效激发宁波“造血”的活力。

  03

  4月3日,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向宁波上市公司和高技术企业发出一封特别的招聘启事。

  “我们和兵科院宁波分院、均胜电子、激智科技、长阳科技、永新光学、卢米蓝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招收的15名工程博士可以带着他们原先在企业中操作的课题来我们研究院上课、做科研、做转化。目前来看,报名非常火爆。”西工大宁波研究院院长盛其杰认为,这将有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研发实力。

  去年,国际供应链专家、曾在国际知名工业自动化企业工作多年的熊博士在加盟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时候,曾发出过一句感叹:“每次与宁波‘老板’接触,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言语中那种强烈的转型升级渴望。这是我决定回国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下,越来越多宁波企业已意识到,机器换人、智能化、建智能工厂是未来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疫情期间,宁波426家“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4成企业表示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步伐。

  也正因此,宁波科技局牵头成立了“爱心科技人”志愿者平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智研院等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高等院校及8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企业主动加入,提供专家志愿者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复工企业免费提供科技支撑、应急服务。

  一个个高端产业研究平台,正在成为宁波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硬核力量在此聚集,正为人才强市,为创新宁波,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支撑。

  文字:王心怡 王虎羽

  可爱的创业者,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项目希望被云涌报道,请狠戳【这里】

云涌手机微页面

宣传合作请戳

园区宣传套餐 | 企业宣传套餐

云涌 创新创业媒体服务平台